车主信息泄露乘客被骚扰 拼车“过度社交化”的隐忧
- 发布时间:2015-07-09 13:15:00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汤婧
家住北京东坝的任勋最近总被微信群里的各种拼车“红包”刷屏。
“有同事拼车后,会把平台赠送的优惠券发到群里,点开链接抢到的红包可以在下次拼车时直接抵扣车款?!比窝?,有时候能抢到三块五块,最多的时候能有10块钱?!爸?,从我家到首都机场打车需要60块,但如果拼车,加上10元优惠券只用14元,太便宜了!”
从去年开始,当滴滴和快的在打车与专车领域激烈鏖战的时候,另一种符合共享经济的出行方式——“拼车”出现在人们面前。相比传统出租车或专车,“拼车”模式倡导的是私家车主与乘客之间的顺路通行,也被叫做“顺风车”。目前,嘀嗒拼车、51用车、天天拼车,以及刚刚推出的滴滴顺风车等平台占据着较大的市场份额。
与出租车相比,拼车解决了打不到车的问题;与专车相比,它解决了费用贵的问题。目前,几个拼车软件的收费规则基本为10元起步费+1元/公里。输入好出发及目的地后,平台会自动计算价格,乘客先行支付,相比打出租车便宜30%左右。任勋说,还有一点很吸引人,那就是拼车不收“低速等候费”?!氨本┱庵致房觯6鲁?,有时候几十块钱白白就等出去了。”
对于私家车主而言,除了捎上同行乘客能赚个油钱补贴家用,他们更看重的是这个平台带来的社交功能,希望在上下班路上能有个人和自己说话聊天。
“说实话,我做这个就是为了看美女?!奔易∷幕荨⒃诠成习嗟男烨渴且患移笠档闹胁愎芾碚?,每天开着价格百万元的宝马X6上下班。由于上班地点位于北京最繁华的地段,所以徐强每天收到的拼车订单有几十条。徐强说,自己曾经拉过电台主编、导游,还有国企文员。“能够与不同职业的人聊天,是很不错的一种体验?!?/p>
在拼车结束后,车主与乘客双方还会进行打星和评价。徐强给记者展示了其他车主给自己的几十条评价:“车主人很好,希望下次再约”“车内很干净,一路聊得很愉快”……徐强说,每天回到家能看到陌生人给自己的好评和点赞,心情愉悦。
北京等一线城市的上下班高峰期,堵车可以说是家常便饭。在1小时甚至更长时间的漫长等待里,车主与乘客享有的私密空间便为推销及购买行为提供了可能。
家住望京的曹女士是某面膜品牌的北京总代理,每次拼车后,她都会送乘客一张自己代理的面膜。
“我家这儿附近住了不少公司白领,特别注重形象?!辈芘扛嫠呒钦?,乘客如果是个女生,就先和她交流一下护肤心得,然后顺道推荐一下自己的产品,主动要求加乘客的微信号。因为打扮时尚且性格温和,曹女士通过拼车做成了不少业务?!安簧俪丝投汲晌宋业目突?,有的还做了我的代理。朋友笑我说,拼车简直成了你跑业务的工具了?!?/p>
经常在三里屯附近活动的杨明是某P2P理财公司的产品经理,对他而言,拼车同样承担了挖掘潜在客户的功能?!叭绻憬拥揭桓鐾葡钡牡缁翱赡芑崃⒙砉叶希颐侵涫墙⒃谛湃位∩系钠闯倒叵?,先聊聊股市,然后聊聊理财,这样乘客抗拒性没有那么强?!?/p>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王军认为,拼车反映了共享经济、智能交通的发展,是绿色出行,能提升资产的利用率。然而,随着被网友戏称为“下一个陌陌”的各类拼车软件不断上线,过度社交化的风险和隐患也随之浮出水面。
首先是基于陌生人社交带来的骚扰。从事传媒行业的施南红在一次拼车中遇到这样一次不愉快的经历?!按蠹铱剂牡煤苡淇?,但到下车时,车主非要请我吃饭?!笔┠虾焖担拔颐魅匪挡恍枰?、谢谢,但他还是再三邀请,周旋了几次才放我下车?;丶抑螅垢曳⒘硕绦旁俅窝??!?/p>
“还有一次我想安静地睡一会儿,但车主一直说话,我只能象征性应付着?!笔┠虾焖担鲁岛笪揖驮谌砑细桓霾钇溃还恢涝趺赐端?,感觉自己受到了打扰。
乘客有怨言,车主也有担忧。徐强告诉记者,车主在拼车软件上注册时,需要上传身份证和驾驶证照片,而且必须实名认证,但乘客只需要一个手机号就可以注册。
“很多乘客用的是化名,如果出现了纠纷,我们车主的权益谁来维护?”徐强表示,在聊天中往往会谈到月薪、收入,乘客会不会因此心怀歹意?“目前这个软件确实给大家一个宽松的社交平台,但却少了对双方安全性的保障。”
法律法规也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2014年实施的《关于北京市小客车合乘出行的意见》虽然鼓励拼车出行的方式,但对拼车与私家车并没有严格的区分和界定。车主杨明告诉记者,在机场、火车站,拼车还是和某些专车一样,被定义为私家车非法运营,见到就抓,??盍酵蛟?。
对此,汽车研究专家、梅花网研究院执行院长程然认为,拼车软件可以保留“弱社交”功能,但不应该社交过度?!氨热绯丝驮谏铣登埃梢栽谌砑涎≡窳奶炷J交蛘呶鹑拍J?,这样可以给车主很好的提醒?!痹谒焦低ㄊ保倘唤ㄒ橛眉际跏侄我厥只怕?,保证车主与乘客之间的信息隐私。“同时要加强车主的认证审核,防止黑车的混入。乘客的注册也需要进行实名资料认证?!?/p>
尊而光律师事务所律师竹永海表示,国家应该尽快出台相关法律条文规定,对拼车的运营性质进行界定,在法律上保证其合法性。
(应被采访者要求,文中车主及乘客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