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科普中国说“多维地球 寰宇共生”地球日专场活动现场,2024年联合国“地球卫士奖”获得者,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卢琦展示了荒漠化防治从“黄”变“绿”的显著成效,他特别强调:“中国提前10年实现了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辈⒈硎?,未来一定是进入智能治沙的新时代。
活动中,卢琦还解析了中国治沙的“法宝”,一是我国2001年就率先颁布了关于防沙治沙的法律;二是得益于科技的引领与推动;三是全民参与到了治沙进程之中。卢琦表示,中国的治沙不仅是关系到中国,因为生态无国界,环境也没有边界,我们要共同治理,实际上是推动全球共同治理的工作。
国家卓越工程师、中国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首席科学家熊盛青则以“透视”地球的科技之眼为主线,解读了航空物探遥感技术如何揭开地球内部奥秘。通过展示覆盖全国的航磁图,生动讲述了我国航空物探技术从无到有、从追赶到领先的奋斗历程。熊盛青特别提到“2020年航空重力测量珠峰高度”的故事,国产技术将测量精度由米级提升至厘米级,展现了科技自立自强的精神。
另外,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极地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邓贝西以“北极航道”为例,深入分析了极地气候变化背景下北极航道的战略价值及中国的科学贡献。国家深?;毓芾碇行那焙皆闭呸确窒砹怂魑詈T厝饲彼魇着焙皆?,驾驶“蛟龙”号下潜至6800米深度的奇妙体验等。
据了解,“科普中国说”是为科技工作者展示自我而搭建的科普演讲平台,通过“见人见物见精神”的方式向公众展现新时代中国科学家的风貌。

(责任编辑:朱赫)